神探蒲松齡的片名雖然號稱神探辦案,但故事主軸卻是從副標題「蘭若仙蹤」而起的,蘭若兩字顧名思義就是來自經典的「聶小倩」故事中出現的古廟蘭若寺,仙蹤兩字則是作者自行美化了妖魔鬼怪其實不適合存在於人世間的美稱。
而聶小倩篇則出自清代文人蒲松齡創作出的短篇小說故事集「聊齋誌異」,既然電影靈感發想是來自聊齋改編的故事,而作者也從古代文人蒲松齡變成了現代說書人滕達,劇情更改編自滕達原創小說三篇中,《紅玉、成仙、聶小倩》的其中之一聶小倩篇,而非我們過去印象深刻的《倩女幽魂》改編而成的,再加上蒲松齡從原作者化身成故事中的主角親自來為這些傳聞軼事探案解密,劇情發展自然就大大的不同了。
但電影在這裏的改編比起神探出手探案更像是一場捉妖記,畢竟聊齋裡說的故事從來就不是一般官方能解釋的民間軼事傳聞,也跟想像中有點不太一樣,今天神探雖然不在家卻找來了一位背負天命的捉妖天師,而主角蒲松齡身為一個專業的收妖天師,手持神器陰陽判而隱匿山林之中,專收迷戀陽世又在人間作亂的妖物們,犯行輕微可改過向善無意為惡者收留己用近身管教,為惡積重難返而無法改過者收進陽冊封入魙獄,所有被囚禁魙獄的妖魔鬼怪們將永無翻身機會直至灰飛煙滅…
但好好的天師不認真工作,甚至還偶而兼職當起說書人,將捉妖故事當成題材書寫販售給週遭來聊齋聽故事的孩童們,甚至還唱起妖怪歌來或許是為了配合成龍大哥的童心未泯吧!?還是這應該是原本的劇情設定?所以喜歡的會喜歡,不喜歡的會覺得很無趣跟反感?
來自古書聊齋誌異而延伸出來的中國妖怪世界觀,目前來看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聶小倩的故事,就是那個八十年代後期最經典的電影之一「倩女幽魂1987」。怎知這次會因神探蒲松齡辦案而陰錯陽差的被牽扯出來,玩了一場看似換湯不換藥的舊瓶新酒,將舊角色進行了新組合。故事也從話說相逢不如偶遇的聶小倩與甯采臣,人鬼兩人相遇在蘭若寺發展出有情有緣,卻淒美無份還被陰陽兩相隔的愛情故事做了些微變化。故事再從人鬼殊途情緣難了的人鬼戀向外延伸,轉換為人與妖的一場緣起緣滅的虐心之戀,連燕赤霞也不同以往的不再以老道士身分登場,而是口念咒語帥氣現身的捉妖道士,最後神探在此不辦案只為這場緣分做了見證與記錄,故事收編成《聶小倩》一篇,並著詩一首
「十里長亭霜滿天,青絲白髮度何年?
今生無悔今生錯,來世有緣來世遷。」
-
看來相似於
倩女幽魂1987
「十里平湖霜滿天,寸寸青絲愁華年;
對月形單望相護,只羨鴛鴦不羨仙。」
但其實該作品來自
《白衣卿相詩集 別思》一詩:
十里長亭霜滿天,青絲白髮度何年?
今生無悔今生錯,來世有緣來世遷,
笑靨如花堪繾綣,容顏似水怎纏綿?
情濃渺恰相思淡,自在蓬山舞複躚。
推薦指數:7.5分(滿分10分)